2025年9月1日,葡萄牙中央線朝聖之路來到第四天,一早從 Redondela 雷東德拉出發,前往 Galicia 加利西亞地區的重要城市 Pontevedra 蓬特韋德拉。這段官方路線為 19.6 公里,但實際走了約 25 公里,路程雖長,卻充滿自然美景與人情互動,成為旅程中一段難忘的篇章。🎞️短影音分享

2025 朝聖之路 - 葡萄牙之路 - 中央線旅行行程分享


清晨 7:40,依然披著雨衣踏上旅程,天空飄著細雨,空氣清新氣溫涼爽。隨著天色漸亮,天氣逐漸穩定,陣雨減少,走起來格外舒服

2025年8月31日,葡萄牙中央線朝聖之路來到第三天,從 O Porriño 奧波里尼奧出發,前往 Redondela 雷東德拉。官方路線標示為 15.8 公里,但實際走了約 17 公里,步數超過 32,000 步。這段路程雖然不算最長,但因為地形起伏大,難度被標示為三顆星,確實讓人走得氣喘吁吁,也更加佩服自己一步步走過來的毅力。🎞️短影音分享

2025 朝聖之路 - 葡萄牙之路 - 中央線旅行行程分享


清晨在庇護所享用完豐盛早餐後,我們於 8:15 出發,天氣微涼飄著細雨,大夥穿上雨衣迎著晨光啟程

2025年8月30日,葡萄牙中央線朝聖之路進入第二天,從西班牙邊境小鎮 Tui 圖伊出發,目標是O Porriño 奧波里尼奧。官方路線標示為 16.1 公里,但實際走了約 19.6 公里,原因是選擇了風景更優美的替代路線,先前考量到大家的體力負荷,原本 32 公里的路程拆成兩天完成,讓大家能以更舒適的節奏享受這段旅程。🎞️短影音分享

2025 朝聖之路 - 葡萄牙之路 - 中央線旅行行程分享


清晨 7:30 從庇護所出發,天色微亮,細雨紛飛,大家穿上出國前才特地買的迪卡農雨衣,踏上今日的徒步旅程。前段 6 公里是空腹行進,目標是抵達一家咖啡廳吃早餐。雖然早上走了快兩小時,但餐廳的餐點與風景都令人驚艷,完全值得這段辛苦的等待。這樣的安排也讓人感受到朝聖之路的節奏:不急不躁,一步一腳印,享受沿途的每一刻

2025年8月29日,葡萄牙中央線朝聖之路正式展開。這一天的行程相對輕鬆,主要以交通移動與初步踏查為主,徒步距離僅 2.8 公里,卻充滿新鮮感與朝聖旅程的開端儀式感。🎞️短影音分享

2025 朝聖之路 - 葡萄牙之路 - 中央線旅行行程分享


~ 前一天 / 第零天 ~

歷經近 20 小時的轉機旅程,終於抵達葡萄牙 Porto 波多。途中在伊斯坦堡機場中轉,果然是個繁忙的轉運大站,凌晨四點依然燈火通明、人潮洶湧,土耳其風情濃厚,陶瓷、地毯、飾品、堅果琳瑯滿目,食物看起來也超級美味,讓人忍不住想未來安排一趟土耳其深度之旅。


抵達波多時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心情也格外輕快。今天的主要行程是前往波多主教座堂購買朝聖者護照與象徵性的貝殼,正式為朝聖之路做準備。其餘時間則隨意在市區漫步,沒想到隨便走走竟也累積了兩萬多步,朝聖之路還沒開始,腳已經先累壞了。


下午參觀了證券交易所宮,建築本身雖然華麗,但最吸引人的竟是裡面的蛋塔與咖啡,香氣撲鼻令人難忘。晚餐則選擇當地知名的鱈魚球搭配波特酒,餐廳裝潢走豪華風格,定時還有管風琴演奏氣氛絕佳。波特酒香甜順口,同行者因為太好喝一口接一口,結果不小心就微醺了,笑聲不斷。


晚上七點半才迎來黃昏,夕陽餘暉映照杜羅河畔,美得令人屏息。雖然大家腳已疲憊不堪,但仍堅持散步回旅館,只為不錯過這片絕美景色。明天,朝聖之路即將正式啟程,期待旅程的每一步都充滿驚喜與感動。


朝聖之路的黃色箭頭是引導朝聖者前往終點《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的標誌,由一位神父於20世紀80年代開始繪製,已成為朝聖路上最顯著的標誌之一,與扇貝殼符號同樣具有指引和安慰朝聖者的作用,並由志工和當地居民維護
雖然時間還沒到年底時刻,但這次的徒步旅行絕對是今年最酷的一件事情了!

旅行的行程安排,常常視需求而定,想吃好、住好的旅行最好辦,有錢就好,嚮往大自然的山野風光,行程就脫離城市與購物,至於徒步旅行的安排嘛!則要視能力來安排,腳程一天能走多遠就排多遠,不要好高騖遠不要想超標。根據此行的經驗,每天走的里程數絕對超過事先規劃。

朝聖之路有多條路線,最後的終點都是西班牙的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此行以平緩地勢和適中距離著稱的葡萄牙之路(Camino Portugués)中央線為徒步路線,並將啟程點由葡萄牙 Porto 波多往後移至 Valença 瓦倫薩,距離長度目標設定在 118 公里。

網路資料A點到B點的距離,往往是指小鎮到下一個小鎮,但殊不知我們到了小鎮後,可能還要再走一公里才會抵達庇護所,隔天還要走一公里才能重回朝聖之路;為了上廁所途中有可能岔開路程;為了找買食材可能超市卻遠在600公尺之外,一來一回又是1.2公里了;單純的逛逛小鎮市區觀光,為了看教堂走過來,為了找餐廳走過去,常常整天下來,睡前一看超標了好幾公里,這些里程不計在朝聖之路裡,但卻計算在消耗的能量中。

朝聖之路不是比拚的場合,量力而為適可而止,別人一天狂奔40公里或許為的是住公立庇護所,我們拆成20公里+20公里兩天走,住住私人庇護所也不錯。個人始終認為價格便宜的公立庇護所,應該盡量留給那些需要的人,例如到此領悟人生的年輕學子,至於走這一趟是為了享受人生,或稍有能力的朋友,還是多花些費用住私人庇護所吧!

登高山除了要有強健的腳力外,還需能背重物的臂膀與腰身,睡眠調節更是必學的課題,這些生理因素的練習絕非一蹴可幾,除了自身鍛鍊與平時練習外,幾乎沒有什麼不二法門,至於「登山新手練習曲,你做好準備了嗎?」的課程內容,更是必學的知識與必備的技能。

登山界的一句諺語:「寧願摸早黑,也不要摸晚黑」。為了避開夏季常態的午後雷陣雨,啟動了百岳登頂模式,清晨03:20睡眼惺忪起床,04:10準時搭上前一天預訂的Uber,05:00在海拔597公尺的風櫃嘴戴著頭燈摸黑起走。

既然要模擬登百岳豈有背小包的道理,背包裡塞滿固特異鞋向山行講座提到的登山用品,背負超過7公斤的重量走郊山,沿路引起許多山友的側目,感覺起來還真有些笨、有點蠢,別人都是輕裝上陣,我等卻是盔甲上身,路上山友吹著口哨上山,我與夫人倆則是認真的綁好鞋帶負重前行,這一切他人眼裡的傻瓜行為,為的是 ..... 月底出發的朝聖之路能夠順利完成。

今天穿著剛入手的 GOODYEAR【猶他系列】郊山健行鞋,以登百岳的模式鍛鍊腳程,在上千公尺的郊山試試這雙健行鞋的效能,期待自己的體能與鞋子都能輕鬆過關。

登山健行常常悶著頭一步一腳印,走過多遠不重要,還要走多久才是重點,在山林裡往往走到天荒地老也沒什麼感覺,但在面對擎天崗這類廣闊草原,想著待會還要跨過後面的七星山時,不只腳痠而已,哈哈!心都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