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占地面積大到需要APP導航的公園 | 臺中中央公園 | 臺中西屯

如果大型公園想要吸引遊客,園內的路徑指引設施必然要設置清楚,不然置身公園很難搞懂東西南北,若連要找個廁所或出口都困難,如何讓人願意踏入其中呢?一座面積廣闊又具多種體驗設施的公園,需要哪些設備或指引方得遊客青睞呢?

設置於水湳經貿園區總面積達67公頃的臺中中央公園(Taichung Central Park),基地前身為水湳機場,2020年底全區開放後,佔地面積為臺灣第四大公園、都會區最大市區公園,園內有水岸、綠樹、草地與特別規劃的十二項感官體驗,為方便遊客造訪與使用,更導入智慧導覽APP帶領遊客進入這個城市綠洲,徜徉於比臺北市大安森林公園大三倍的綠地之中。

園區地形整體呈現長條型,透過人車分流及公園動線串連經貿園區道路,園內設置智慧路燈、中水道管網系統及感官互動設施等,彈性設定區域光場氛圍,節省人力物力與管理成本,充分節能減碳,滿足以智慧、低碳、創新為園區設置的核心理念。

暖呼呼的冬陽斜射在變色大樹上,襯出季節時令的變化色彩,遠處尚在構築中的臺中國際會展中心TICEC,圓型會議中心與方型展覽館經由浪形屋頂接合構成大樹之門,與眼前的樹海相互呼應,待日後完工落成,串聯中央公園的盎然綠意,大樹之門勢必營造出大樹下的深幽涼爽意境


位於台中市區的中央公園,外縣市遊客經由中山高速公路南下174公里的大雅交流道或是北上178公里的台中交流道,大約都是10分鐘左右可達遊客中心,市區可搭捷運或公車等,交通相當方便


除非事先做好功課,不然到訪面積廣闊的公園,千萬不要擅自做主亂逛一通,不然可能會見樹不見林,建議先去遊客中心了解一下地形與特色,以利開展一趟悠閒的參觀旅遊。若是遊客中心旁無法停車,中央公園南北兩側備有多處停車場供遊客使用


地形呈現長條型的中央公園,該去哪?想去哪?怎麼去?有多遠?遊客中心有志工提供詢答服務,可以按預計停留時間與興趣愛好,提供遊客較佳的走訪景點與參觀路線


位於中央公園南側的遊客中心,內部仿造機場大廳的各種情景,提供遊客各類沉浸式體驗及水湳機場過往歷史等,室內這個仿機場貴賓室的貴賓椅,著實讓遊客真的有一種被奉為貴賓的舒服感覺


園區步道路線依所經景點與距離,區分為紅線、藍線與黑線等三條路線,且路面就直接鋪設成該顏色,如此更方便遊客區分路段與認路行走


碰巧遇到自動灑水裝置啟動,這時一定要趕快遠離草坪,免得被濺一身濕。雖然看起來只是一個小小的灑水裝置,但這些水可是透過水湳水資源回收中心「中水道管網系統」,經過再生水水質淨化技術而來


台灣是世界排名第十八位的缺水國家(地區),加強水資源管理為必要課題,園內再生水除運用於綠帶澆灌外,同時亦用於廁所沖廁之用,噴灌系統及廁所均有設置水箱,如再生水無法供應將自動補充自來水,如此即可讓水資源再生,更有效回收再運用


暢遊中央公園最好的方法,除了遊客服務中心志工的建議路線外,若想要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想到哪?走到哪?建議手機下載中央公園導覽APP,利用APP提供的遊園景點、園區導航及遊園行程等功能,徜徉於中央公園數十公頃綠地之中


花園、水岸、廣場及遊戲場幾乎是各大公園必備的要件,除此之外,中央公園更以華德福教育創始人魯道夫·史坦納(Rudolf Steiner)的教育理論,在園內構築出十二感官體驗空間,讓遊客漫遊於綠地樹海之中,還能夠有多樣化的感官體驗


如標題所言,臺中中央公園是一座園區範圍大到需要APP導航的公園,藉由導航可以避免走太多冤枉路,較易找到園區想要去的地方


打開中央公園導覽APP,點擊「遊園景點」,選擇想要去的景點,若以自我體驗區為例(圖左),切換到自我體驗區畫面後,可了解景點所在位置及設置目的與功能,若不知如何到達,點擊下方「開始園區導航」(圖中),待畫面切換至地圖畫面時,即可知道目前位置與目標的相對方向(圖右),本例朝藍點(目前位置)擴散方向前行即可到達,故無需點擊「去這裡」的導航功能


抵達自我體驗區後,發現該體驗區是一個木構四層瞭望台,整個建築都是使用木條建構的室內空間,運用木條交疊交錯的方式,讓遊客步行其中有如置身迷宮,在似是而非的環境找尋自我、尋找正確路徑


這個靜謐的空間運用木條的透通性,遊客自第一層向上漫遊瞭望的過程中,視線慢慢清楚、視野逐漸開闊,原本茫然的存在感緩緩升高,視覺錯亂光影交錯的感覺也慢慢變得清晰


光影交錯形成的立體空間,狹小通道宛如迷宮般讓人失去方向,有時更會覺得不知所措,上下左右不知如何是好,此時只有定下心,先確認自我存在於何處,方知下一步該如何踏出


待抵達最上層的瞭望台時,望向四周感受公園寬闊視野及美麗景緻,透過一層層往上爬升的過程,體驗從喧囂吵雜的人群中脫離,進入靜謐獨處的個人空間,發現真實世界、感受自我存在


園內設置五座總容量18萬餘噸的滯洪池,其中四座以乾式方式呈現濕地模式,平時為公共開放空間,雨季期間利用植生整治灌木,讓雨水滲入地下水層,達到保水及疏洪的目的


中央公園的城市綠地使之擁有臺中之肺的美譽,廣闊的場域更成為一座超大型的活動空間,除此之外,更是一座都會防災公園,提供大雨期間的疏洪作用,控制中心可藉超音波水位計偵測,隨時廣播引導遊客移至安全位置


公園內呈現立體多變的地型,在雨季時可以將水流導引至滯洪區域,旱季時則提供多功能活動空間,讓遊客可以至此郊遊野餐或跑步運動


為避免中央公園長形的地景環境,受經貿園區道路橫越而造成景觀阻斷,園內以立體空間方式,將地景以步道方式延伸出去,藉由人工地盤覆蓋住部份交通路網,使公園地域立體化、多樣化,讓整體空間除了下沉的滯洪池外,還有向上爬升的人造丘陵地


搭配上紅色步道的人造丘陵,彷彿一戳一戳芒草植於丘陵紅土之中的感覺,怪不得園內的芒草區會成為網友們最愛打卡的地方


步上公園的人造丘陵往西北方向望去,可以看到遠方大肚臺地形成的遼闊地平線,傍晚時分在芒草區散步,透過搖曳飛舞的芒花,不時看見晃動的夕陽餘暉,感受此地日夕黃昏特有的浪漫美景


接著來試試「去這裡」導航功能
在中央公園導覽APP,點擊「遊園景點」,選擇觸覺體驗區(圖左),切換到觸覺體驗區畫面後,再點擊「開始園區導航」(圖中),待畫面切換至地圖畫面時,可點擊「去這裡」導航功能,APP即開始依照所處位置,導航步行前往的路徑方向(圖右)。本例圖中與圖右中間省略一個畫面,故以  》符號表示


由不同石塊組成的觸覺體驗區,藉由不同岩石粗細不一的表面,形成多元的觸覺感受,從高到低、從黑到白、從粗糙到細緻,各種不同形式的排列,提供民眾全方位的接觸方式,體驗觸感的變化樂趣


每一個體驗區前都會豎立解說牌,民眾可藉由立牌了解該體驗區的設計用意與如何作用,若想要更進一步知道相關訊息,可以手機掃描立牌上的 QR-CODE


若是行車快速通過公園幾處大型橋梁隧道時,可能不會特別留意上下方的特殊地形,更無法感受到這個隱密且具安全感的行車空間


跨越道路的人工地盤在上方形成散布著芒草的丘陵地,在下方的路面上則成了特殊的天空穹頂,鏤空的龐大地盤加特殊的透光色板,讓隱身於丘陵地下的路面形成一個隱密的奇幻空間


園內多處路口均設置中央公園地形圖立牌,並有鄰近設施的指引方向,遊客可依目前所處位置,判斷該如何到達想去的地方,不過最好的方法還是建議手機下載中央公園導覽APP,利用APP遊園導覽及園區導航較方便隨性


中央公園導覽APP的實景導覽功能,可以為許多看不懂地圖的人指引正確方向。只要打開APP的實景導覽功能,將手機相機對著前方,即可在畫面中看到距離相關景點的距離與方向,沿著方向順著路走就可以到達想要去的地方了。例如上圖告知前方94公尺為羅馬柱,下圖得知右方53公尺為北芒草區


公園的大型橋梁隧道中,有許多連接地面與上方地盤的白色柱子,這一群酷似古羅馬建築線條與造型的白柱,融合現代工藝技術與審美角度,在園內創造出吸引網友熱訪的羅馬柱區


地盤下一根根白色的羅馬柱看似平淡無奇,但在網友的眼中卻是IG打卡的最夯熱點,使古羅馬時空彷彿穿越至中央公園,讓今日世界產生回到過去的時空碰撞


2023年幸福臺中兔年燈會在中央公園盛大舉辦,同時首創台灣第一次戶外藝術創作情境展,期間「魔盒世界」展品以保留現地展示的方式留存原地,圖中的萌萌阿達免及生命的願望之樹即為一例


為提供園區足夠夜間照明並兼顧環境舒適度,園內步道設置數百盞智慧路燈,運用智慧化及便利性管理維護,配合實際需求設計的各種造型電桿,反而成了園區的另項特色


遊客中心解說志工在景點介紹時,特別提及位於北側停車場旁的抹茶湖,這個人工景觀池上的木製平台即為談論體驗區,平台高度由外而內朝向湖面逐漸下降,使置身其中的彼此距離逐漸拉近,創造從開放到隱密的漸變、由公開到密切的景象,作為不等距離與溝通的聊天談論空間


傍晚時分,遠方這座中部最大斜張橋「科湳愛琴橋」,高達72公尺的豎琴塔頂斜拉著鋼纜琴弦,透過五顏六色的燈光變化,猶如為愛譜出一首首浪漫甜蜜的戀曲,站在抹茶湖畔癡癡眺望,湖面映照著一樣的浪漫與甜蜜

在此

白天享受著智慧、低碳與創新的成果
夜晚感受到浪漫、甜蜜與友善的氛圍

僅將臺中中央公園推薦給愛好精彩生活的您

~ 臺中市政府 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