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新手練習曲,你做好準備了嗎? | 固特異鞋向山行講座

終身學習在現今社會是一門顯學,一個人一生中持續不斷地學習,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與生活需求,跑步、游泳與健身等專項運動要找教練學習,如此方能提振成績避免受傷,登山健行這種大眾化的休閒活動,常常因為輕忽許多隱藏性的危險,再簡單的步道也有人迷失,百岳觀光化後更屢屢發生山難,故而登山新手若是想要親近山野,快樂安全的健行於步道之中,上課學習便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近日參加了固特異鞋健行筆記共同舉辦的向山行「登山新手練習曲」室內講座,課程中介紹一日登山裝備、打包技巧、手機離線地圖操作及登山體能訓練菜單等,培養學員的登山基本知識,並於課堂裡反覆複習演練,盼於日後戶外活動中能夠得心應手,讓愛山者快樂安全的一步步向山行!

向山行很容易,尤其是在台灣這個多山的島嶼,一小時可抵海邊亦可達三千公尺高山,容易不代表簡單,容易更不表示安全,向山行不行?還是「做好準備,再出發!!」


本次活動報到時即可領取內容豐富的參加禮包,內含固特異健行鞋乙雙、活動涼感T恤、羊毛襪、運動毛巾、緩震鞋墊等等


參加禮包的固特異健行鞋於當天由專人為學員們解說套量,單膝跪地這種近似日式的服務精神,著實讓人感動萬分


向山行「登山新手練習曲」系列課程,共規劃兩堂【室內講座】,課程內容包含一日登山裝備介紹,基本背包打包原則、防水技巧及刁山小包介紹,手機離線地圖 APP安裝及基礎操作,登山體能訓練菜單建議


本次課程由桃園市蘆山園社大講師、健行筆記資深特派員潘建宇 Pan Lungo 擔任,並請體能好!有耐心及愛心的茱莉 Julie Huang 擔任助教


「做好準備,再出發」必須要確實執行登山安全三要點,分別是:
  • 手機離線地圖APP:預先下載好路線軌跡檔並熟悉手機GPS及離線地圖操作。
  • 建立登山裝備清單:製作個人裝備清單,了解裝備功能、打包原則及洋蔥式穿衣原則的重要性。
  • 登山計畫及留守人:做好登山計畫及路線規劃,掌握路線近期資訊及天氣預報,出發前拍張照發給留守人員。

單日行程郊山健行裝備細分為下列三個部分:
  1. 行進間衣著系統:背負20L(以上)雙肩背包,裡面放置大塑膠袋等內層防水,穿著以底層、中層、外層的洋蔥式衣著穿搭,並著遮陽帽及袖套(搭配短袖),足登輕量登山健行鞋搭配運動襪(羊毛襪),雨衣與雨褲隨時備而不用,至於胸前小包、登山杖、摺疊傘、背包套等配合個人所需攜帶。
  2. 糧食及飲水系統:攜帶耐熱水壺(BPA free)或保溫瓶裝水,主食則以方便即食好處理為原則,常備高熱量、低重量的行動糧、備用糧與備用水,最好攜帶環保餐具或保鮮盒減少對環境的衝擊,小杯/碗、濾水器、炊煮器具(爐頭/瓦斯)、乾洗手等則視個人需求。
  3. 安全及導航系統:頭燈必帶且一定要記得充飽電,行動電源搭配智慧型手機幾乎是現代人必備,個人藥品與急救包不可少,備用衣襪與刁山小包(避難包)有備無患,貓鏟、手鋸、 地圖指北針則視登山的天數與環境而定。若需要防蟲網時,可以帶平時洗衣機用的細目洗衣袋。

講師提到他的愛山環保新主張:吃完美味餛飩乾麵後,餐具油膩膩怎麼辦呢?結果竟然是用麵包代替濕紙巾,餐盒擦乾淨、麵包有味道,營養又環保,真是一舉數得啊!


課程中特別推薦生活裡的四樣登山好用小物,分別是取自壞掉雨傘的雨傘布,可做為防汙地墊、背包套或走芒草箭竹林時當作圍裙;生活中的大塑膠袋可以當作背包內層防水或緊急避難失溫處理裝備;平時的糖果零食夾鏈袋留下來,帶至山上可以裝如廁後的衛生紙或衛生用品等,減少氣味外露的風險;耐熱水壺裝入熱水可以代替暖暖包,亦可做為濕襪子的乾燥器,待水冷了又有水可以喝,同時減少寶特瓶的使用,為環保多盡一份力量


中場休息時,固特異鞋於現場展示登山、健行與越野等各類鞋款,提供講座學員不同運動購鞋時的問題解答,讓大家能夠更進一步了解與認識,這個從1901年開始製造輪胎到製做鞋子大底的百年經典品牌


背包打包打得好,路途輕鬆又走好,背包打包沒打得好,走沒幾步就跌倒
背包打包原則細分為下列幾個重點:
  • 分層收納並注意左右重心平衡,外層以隨時要用的帽子、毛巾、頭巾為主,中層置放較重的物品,放在背包中心的靠背處,較輕且可壓縮物品則放在背包底部。
  • 打包時須考慮到使用順序,行進間常用的物品放在好拿的位置,長時間休息才會用到的東西則放背包底部區塊。
  • 頭燈、藥品、證件、悠遊卡等,盡可能用夾鏈袋集中,放在頂袋或胸前小包等好拿的地方。
  • 備用衣物、電子產品等不能淋雨的設備,務必放進大塑膠袋或夾鏈袋等防水內層。
  • 背包或身上避免過多外掛,以免行進間被樹枝勾到遺失或跌倒。

登山安全333與STOP原則:
  • 人體在失溫情況下,大約能維持3小時的生命機能,若沒有水大約能維持3天的生命機能,若沒有食物則大約能維持3週的生命機能。
  • 迷途時先讓自己冷靜,停下來(Stop),想一想(think),觀察一下周邊狀況及資源(Observe),擬定自己的待援計畫(Plan)。

主辦單位特別製作固特異刁山小包並分發給學員,內容物包含急救毯、塑膠細繩、蠟燭、打火機、哨子、布條及簽字筆等緊急避難用品,讓學員們日後可以帶上山備而不用


講座結束後,竟然還有課程LINE群組,學員們若是課後練習有不解之處,可以隨時上網詢問,講師這種積極認真的教學態度,真是讓人可敬可佩啊!


隔週的第二次室內課程主題,上半場為「手機離線地圖APP安裝及基礎操作」,下半場則側重在「登山體能訓練菜單建議」


課程中學員跟著畫面指示一步步操作,遇到問題可隨時提問,講師或助教會適時給予協助,同學們亦彼此相互幫忙教學相長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會手機離線地圖APP安裝與操作後,更需要知道登山路線紀錄與GPX軌跡檔要到哪裡查找與下載,講師推薦幾個常用網站與功能說明:
  • 健行筆記:路線分類簡單明瞭,軌跡資訊豐富完整,同步預覽路線及里程統計。
  • HIKINGBOOK:路線分類紀錄詳細,需要登入/註冊會員。
  • 地圖產生器:透過地圖畫面,下載所需路線軌跡檔、部分特殊路線查找。
  • 其他網站資源:政府網站資源(如:台北大縱走、新北觀旅網、淡蘭古道、樟之細路、山海圳等)、山友網誌文記錄、登山借問相關臉書社團

帶手機上山,一定要開啟手機定位(位置)功能,手機GPS離線地圖既然名為離線,就代表使用時無須網路連接。講師再三強調上山手機請避免開啟飛航模式,以提高迷途時被尋獲機率,如為省電,可將網路訊號關閉,並保留通話(簡訊)功能,或請將行動電源列為上山必要裝備之一


迷途時回報座標是相當重要的動作,經緯度座標及待援內容,無網路時可用簡訊方式,若是網路暢通狀態可用通訊軟體送出。這時需注意定位精度範圍,待援位置底定後再行報座標,報座標後就避免再次移動,在原地等待救援即可。大家按照課程教學的步驟,實際操作發送自己的定位座標到課程LINE群組,藉此確認與驗收所學的知識與技能


登山體能訓練建議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心肺耐力訓練、肌力訓練、核心及平衡訓練與【
伸展/睡眠/營養】

心肺耐力訓練建議以WHO世界衛生組織533原則為基礎,每週5次、每次至少30分鐘、心跳每分鐘要達130下以上,從較低強度開始訓練起,每次至少30分鐘至1個小時,運動強度以講話會喘的程度為準,之後慢慢提高強度、增加訓練時間


肌力訓練則以可以自我操作的一般性動作為主,例如強化大腿與臀部的深蹲、靠牆深蹲、單腿深蹲或相撲深蹲等,弓箭步則可以增加平衡感,鍛鍊腿部與核心肌群,想要練小腿則踮腳尖,練臀中肌就學習螃蟹走路,平時練習單腳站立則可以提升平衡感減少扭傷風險


核心與平衡訓練可以提升核心穩定性,減少下坡時膝蓋與腳踝壓力預防跌倒,這時可以藉由一些簡單的運動器材協助練習,例如滾輪可以加強核心肌群的力量與穩定性


第四部份的【伸展/睡眠/營養】訓練目標,主要在於提升肌肉彈性、避免抽筋或拉傷,睡飽才有精神力,注意恢復與營養,適量攝取蛋白質、補充水分,提升恢復速度。用爬山,練爬山,此乃最簡單容易的練習方式,亦為經過相關訓練之後的最佳驗收方法


固特異的商標出自於羅馬神話之中水星之神腳上的飛鞋。水星之神掌管了商業與貿易,也負責傳遞訊息給眾神。固特異取飛鞋作為商標,代表著飛鞋傳遞著固特異優良的商品及好消息給全世界的消費者


完成向山行講座的室內課程之後,學員們對於登山這項大眾化活動有了基本認識,並了解如何培養登山健行體能訓練,朋友們,一個月後的戶外實作見,讓我們學會安全自由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