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sorted by date for query 徒步. Sort by relevance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sorted by date for query 徒步. Sort by relevance Show all posts
想像一下喔,如果你很想去旅行,但可能是沒車或者預算有點緊的狀況。今天我們來聊的這個來自作者Camp Takany 寫的一本「超輕量露營全攻略」,欸,他一開始就是這樣,你知道嗎?就靠一台公路車,還有一頂帳篷,就開始玩他的輕量化露營了。

這本書的核心概念很有趣,叫做透過露營去旅行,它不是只教你搭帳篷欸。比較像是把露營當成一種方法,讓你旅行更自由,所以我們就是要來看看,裝備到底要怎麼減到最少,讓你真的可以說走就走。

書裡面有個關鍵字叫 minimalize gears。他就是結合了最小化 minimize 還有那個裝備 gears,這個概念其實最早是從美國那種走長途步道的徒步者來的,就是UL Ultra-Light 極輕量,目標很簡單,就是把所有東西都塞進一個背包裡,這樣你搭火車啊,公車啊,甚至渡輪都很方便,還可以結合騎腳踏車爬山移動超自由,所以不是為了輕才輕,是為了有更多可能性。


多年前(2016)造訪佛光山本栖寺時,曾在本栖湖展望公園短暫停留,意圖欣賞日本知名攝影師岡田紅陽拍攝《湖畔の春》的場景,無奈天公不做美,別說靄靄白頭的富士山了,根本是連富士山的一點蹤跡都沒見著。推薦閱讀:隆冬季節他鄉遇故知的溫暖

事隔八年,趁著參加富士山馬拉松的機會,這次帶著雪恥的心情,再次驅車前往本栖湖畔,終於在老天爺的協助之下,得以一窺日圓1984年版五千元及2004年版千元紙鈔的圖案景致。

許多人會如當年的我一樣,站在本栖湖展望公園的路邊,隔著本栖湖遠眺富士山,如此的觀賞角度,本栖湖的呈現會過於扁平,整體觀之猶如照片一般,完全缺乏立體感。倘若時間允許的話,建議登上一旁的中ノ倉峠 展望デッキ,細細品味白頭富士對比於本栖湖湛藍湖水的美,據說,若是早春時節再加上天候配合,有幾天的時間可以從中ノ倉峠看到《湖畔の春》場景的逆富士景象。

位於富士山西北方的中ノ倉峠展望地,用30分鐘的時間步行登高至此,除了可以毫無遮蔽的看到白雪罩頂的富士山頭外,還可以欣賞到富士山腳下美麗的山脊線,以及本栖湖湛藍色的湖水與周圍湖畔的自然綠意
行前的規畫總有不足或太豐,月前提出的自駕行程規劃,經過十天的實際旅遊執行之後,果然有許多景點沒時間到訪,或是因為天候因素而作罷,不過該玩的該吃的都去了,這次沒去的地方就留待下次囉!

交通時常是最不可控的因素,此行由東京前往富士山方向遇到高速公路大塞車,致使原先規劃的猿橋甲府城別名舞鶴城直接放棄,之後也有因為等餐廳出餐延誤些許時間,徒步走上中之倉峠展望地又耗費多時,故而只好放棄佛光山本栖寺的參訪。隔天則是因為富士山不願露臉,只好取消原先規劃的馬飼野牧場角川武藏野博物館則因在國營昭和紀念公園待得太久,只好忍痛放棄,六本木櫸木坂點燈則逛街逛到腿痠而舉白旗,不過反正也去過多次,就算了!

此行規劃的特色為富士山看到飽銀杏惡臭聞到吐紅葉翩翩賞到厭的跑旅行程,這些目標在九天半的晴朗天候下,都順利一一達成。若您對於如此特色的行程感興趣,接下來會陸續分享景點的詳細內容,敬請期待。

美麗風景之下,無需長篇論述,能力者可以來個全馬,完跑河口湖與西湖,想繼續旅遊的人則退而求其次,環河口湖一圈17K也行,總之,富士山馬拉松絕對建議參賽
歷經去年花東193縣道徒步旅行之後,對於徒步旅行的搭配有更深的認識,亦增添再次上路的渴望與勇氣,但,世間事任誰也無法預料,經過大段時間籌措規劃的徒步旅行,無論是路線規畫、訂購車票、民宿預訂與餐食安排等,一切事前作業均已完成之際,卻因不可抗拒因素而無法成行,心想既然如此,何不將規劃好的行程分享出來,提供給對徒步旅行有興趣的朋友參考,亦可以做為日後再次啟程的一項記錄。

經過2023年徒步旅行第二天的經驗得知,一天步行最多20公里即可,吾等非三藏取經,徒步與旅行必須並重,沿途吃喝玩樂為必要課題,抱著輕鬆的心態完成嚴峻的旅程,本著徒步的初心,欣賞沿途美麗的山水景色,感受周遭精彩的人文景觀,讓生活緩下來、旅途慢慢走。

本次為五天四夜的行程計畫,預計搭火車到花蓮玉里,由玉里火車站起走,一路步行至台東鹿野,之後再由鹿野火車站搭車到花蓮豐田住宿,隔天再搭火車返程回家。徒步里程總計67公里,若是平均於四天計算,每天大概走16公里,算是一趟輕鬆愉快的徒步旅程
一趟十三天的越南旅遊行程,搭乘華航由地處南端的胡志明市進入,再轉搭越航國內線到避暑勝地大叻市,之後因越捷航空在購票一個月後,通知取消大叻飛岘港航線,只好臨時改以搭車方式,耗費三個小時車程先抵金蘭市,隔日再搭越航國內線到位於中越的岘港市,經過約半個月的旅行,方才在意猶未盡的狀況下,搭乘華航班機返抵國門。

旅行途中最省錢的人數為四人,搭一台車、吃一桌菜、住四人房,在不算節約的操作之下,不算個人的額外購物,一個人花費約近台幣四萬元。行前因為對越南的陌生感,致使許多安排都畏畏縮縮,擔心交通不便、煩惱水土不服、恐懼治安問題、憂心突發狀況,這一切的一切在近半個月的旅行之下,所有的顧慮都煙消雲散。

為了讓想去越南旅遊的朋友能有一個參考依據,僅將真實體驗的行程及心得感想,約略提出看法、說明並分享之。

原名西貢的胡志明市,曾經是越南共和國的首都,1976年全國統一後改名為「胡志明市」,此行在市區裡,時常可以見到胡志明的雕像、畫作與宣傳照,碰巧在路上看到這幅大型宣傳,趕緊興沖沖的與這位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合照
馬路,以前跑馬現在走車,過往泥石填充現代鋪設柏油,自古而今馬路沒什麼變化,更別談美觀好看了!但,當路邊種植路樹之後,量變而後質變,馬路開始變得立體有特色,甚至隨著四季變化時間轉移,一段相同路面可以呈現出不同色彩,一條公路可以表現出各色風情,這就是193縣道的真實寫照。

193縣道由光復到瑞穗這一大段路的特色是恬靜,路上久久一輛車駛過,路邊多為果園甚少住戶,一眼望去完全就是田園景色,過了瑞穗大橋是單車愛好的經典路線,由玉里鎮德武到樂和這段舊稱樂德公路的特徵,則是路樹輪番變化多姿多采,道路兩旁阡陌大地一望無際,翠綠稻田金色稻浪輪番登台,一年二獲的動感演出,更是擄獲許多旅人驛動的心。

花東徒步小旅行第三天的路程,便是漫步於193縣道90公里至106公里路段,沿途路樹隨著部落不同而變化,小葉欖仁、鳯凰木、茄苳及樟樹等依序登場,讓步行漫遊其中的我們,見識到各色路樹的型異與沿路部落的特色。

初春的樂德公路小葉欖仁嫩綠吐芽,酷暑的夏季則是阿勃勒金黃綻放,入秋之後沿路稻浪搖曳稻香迎人,嚴寒的冬天則是油菜花海浪漫現蹤,投身於193縣道的四季之中,可以見識到完全迥異的面貌,唯一不變是193縣道未經妝點的自然美。

今日的天氣總是時風時雨,走到這個部落地是乾的,步入那個村莊地面又溼了,沿路未見陽光穿越雲層,天候陰暗顯得沒什麼生氣,但,一身熱情的我們,看該看的沿路景色,走一定要走的既定路程,鍥而不捨堅持不懈,一步一腳印,步步印入記憶之中
全長110公里的193縣道是台灣最長的縣道,北起花蓮縣新城鄉,南至花蓮縣玉里鎮,亦為花蓮縣境內重要的南北動脈,此行計畫由光復切入193縣道,目的地設定在終點玉里,意即193的最精華路段。

193縣道被譽為全台最美縣道,除了地形環境的因素外,經過區域人煙稀少為另一原因,路旁沒有太多的人工建物,沿著山野田園呈現自然景觀,亦因如此,步行其間相關的補給與如廁問題,反而成為徒步者最需要面對的課題。

第一天晚上在啄木鳥之家用完餐後,就先到7-ELEVEn 馬太鞍門市購買第二天的中餐,隔天早上在民宿微波加熱後,放入背包帶著備用,餓了隨時找個地方坐下就可以吃,隨遇而安就能遇見幸福。推薦閱讀不出發,永遠無法知道自己行不行

至於上廁所的問題就不好解決了,這一路幾乎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稍有人煙亦僅僅幾處原民部落而已,沿路走到玉里只見過一處加油站,更無需指望能看到超商,內急時僅能寄望鐵馬驛站、警察局、土地公廟或部落聚會所等,如果見到廁所就趕緊清一清,畢竟過這個村就沒這個店。

徒步旅行會被路人喊加油,被路人要求合照,被車子停下來探訪徒步心得,被狗狂叫嚇一跳,被商家請吃柚子,甚至被小廟感動,這所有的「被動」,如果沒有「主動」出走,一切均將成空,很慶幸,我們出發了!
人,真的是越活越回去了嗎?過去幾年總在十月底到訪花東,處處都是黃金稻浪隨風搖曳美不勝收,剛開始是租車大區域遊訪,後來騎民宿的腳踏車四處看看就很滿足了。今年的交通模式異於往常,不租車也不騎車,背起背包徒步旅行去,累了就找地方歇息,餓了就從背包內拿出零食充飢,避開台九線絡繹不絕的車流,沿著美麗的193縣道慢慢走,享受花東的慢、感受縱谷的緩,力行阿舍的精彩生活標語,只要願意走出戶外,生活必定變得精彩。

「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這是從小常在作文中運用到的詞句,也是鼓勵年輕人要出去接觸世界的一種說法,雖然現在的網路科技得以讓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但不管你看過多少影片介紹、聽過多少PODCAST分享,都不如真正揹起背包到外走一趟來得印象深刻。

此行成員為一群 50+ 探索世界文化遺產的自助旅行的原班人馬,老婆、老姊與老朋友,一起踏行過國外的旅遊行程,一起結伴走過臺北大縱走的蜿蜒山徑,近幾年更是花東行的常客,大家有默契、不計較,50+ 說走就走囉嗦,再耽擱的話......時間是不等人的。

援引奧捷遊賞前言的一小段話:「只要是生活必有悲喜,將生活體驗轉化為人生經驗,一步一腳印,旅行除了能讓你見多識廣、豐富歲月外,更是人生將來回憶的泉源」,在台灣徒步旅行很方便,免簽證、免訂位又無需多少花費,BBC 2022年的一篇文章標題為台灣會成為亞洲下一個徒步旅行勝地嗎?您覺得呢?重拾年輕的熱血精神,揹起背包讓路人為你吶喊吧!

一行人一字排開,光看身高就可以得知誰走得比較慢了!但笨鳥先飛,老姊為了這趟徒步旅行,事前先去社大參加單車課程,到健身房報名個別教練、參加團訓課程,每天把自己搞得腰酸背痛舉步維艱,但也因此獲得了信心,有了信心就沒啥好怕的了
有人稱福壽山農場堪比史瑞克和費歐娜的「遠得要命王國」,那如果到了如此遙遠的地界,應該要順遊哪個景點,較不浪費千里奔波的辛勞呢?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秘境,若是問我,這個地方應該就是合歡溪步道

「合歡溪步道是一生必訪的極品祕境!」坊間有如此說法,既是祕境必不易抵達,若稱極品即受大師賞識。

福壽山露營區開車前往合歡溪步道,雖距離僅7.7公里,但期間需行駛於有「惡路」稱號的投89線,這條介於福壽山天池至力行檢查哨的力行產業道路,沿線地質脆弱容易坍方,路幅不大路面極為顛簸,一般轎車絕對要小心駕駛,不然底盤碰觸可是會心痛不已。第48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賽德克·巴萊,電影中人止關之役壯烈的場景,即是在合歡溪步道拍攝,能夠獲得魏德聖導演青睞的場地,稱其為極品應該不為過吧!

堪稱台灣絕美步道之一的合歡溪步道,藏於群山之間,伴著溪谷而行,鐵杉巨木矗立兩旁,蟲鳴鳥叫不絕於耳,夏季高山溫度舒適,陽光步道緩坡上行,如此極品秘境景點,推薦給喜愛精彩生活的您
繼昨晚車泊合歡山停車場,一早沿著小奇萊步道晨登小奇萊山,回程順勢攀登合歡山東峰之後,為了方便隔日可以從容起登合歡山北峰,傍晚特別於松雪樓用完晚餐後,將車子駛離合歡山停車場,開往3.7公里外、距離合歡北峰登山口較近的小風口停車場。初抵太魯閣國家公園合歡山管理站旁的小風口停車場,場內還有六七個空位,很幸運的地勢較平坦幾個位置中,剛好有一個空位,順勢將車駛入停妥,與兩旁同為車泊的鄰居寒暄幾句後,開始準備就寢的相關事宜。

位於山凹處的小風口停車場,因其海拔高度達3,002公尺,欲至此車宿野營前,最好還是做好避免高山症的相關準備,到達後一切步調放慢放緩。天色漸暗霧氣漸濃,就寢前要到合歡山管理站上廁所時,濃霧的情況下幾乎看不清管理站的建築主體,還好管理站內燈光明亮,飲水機的熱水依然維持在93°C,灌好熱水放涼,方便隔日登山使用。

夜裡醒來,濃霧已退,前一晚夜衝合歡山停車場,霎時被滿天星斗感動得嘴都閉不攏,今晚再次以天為蓋地為廬,享受閃閃發亮的星空,感受浩瀚銀河廣浩蒼穹,眼前森羅萬象星辰羅列,真讓人有一種想要伸手摘星的感覺
「在黑夜裡循著點燃火炬的瓦拉米步道行至舊山風駐在所,月光下聆聽布農族人悠揚的歌聲迴盪在靜謐的山谷間。全臺獨一無二的不插電音樂會,給您最自然、真實的音樂、文化體驗。」這是「八通關越嶺古道音樂節」活動資訊的描述。

一般人到花蓮旅遊,對於花蓮市的印象應該就是吃吃喝喝而已,如同此行太魯閣峽谷馬拉松跑旅一樣,但若以跑旅的概念而言,想要找一個適合晨跑之處,或許位於花蓮市區南方的南濱公園海堤步道,應是一處相當適合且優質的場地了。

南濱公園雖然處於花蓮市區南方,但其實離遊客住宿的飯店密集區,大概皆在兩公里左右的範圍內,縱然對於一般市民跑者而言,這點距離應該可能連熱身都不夠,跑過去絕對沒問題,當然啦!倘若住宿處有提供免費單車借用,對於來回就更方便了。

此行因天候及賽事問題無法如花東跑旅一樣,晨間四處尋覓場地進行慢跑活動,但恰巧由新天堂樂園步行到豆茶寮的路上,在這徒步前往享用甜點飲料的4.4公里途中,剛好經過早上想要去的南濱公園,此時立即由193縣道轉入公園內,細心感受長達2公里的海堤步道,邊走邊欣賞一旁太平洋遼闊的壯麗景致。

進入公園走上坡道,站立於名為「海洋之丘」的小山丘上,遠遠看到有人正在海堤步道慢跑,這等景像在許多長期居住在城市裡人們的眼裡,可能是連想都想像不到的畫面,對於我們這些城市佬而言,這是多麼奢侈寶貴的經驗啊!
前文:
位於貝希特斯加登 Berchtesgaden 西邊的辛特湖(Hintersee),若將其與南邊的國王湖相比,此處常被遊客當作第二選擇或次要路線,尤其在旅行社大、深、廣的要求之下,區域面積不算太大的辛特湖,幾乎完全不受團遊青睞,故而在許多遊客的眼裡就顯得有些沒沒無聞了。

推薦閱讀:文明進步一百年是什麼概念呢?來這兒看看便可知曉 - 國王湖 Königssee

其實在許多網路的反應或回饋,這個第二次要反而成為自助遊客們的最愛,愛其安靜的環境、戀其平靜的湖面,無需與一大堆人排隊等船、競爭排餐,更不會聽到高舉小旗子的人大吼大叫,湖面波光粼粼一眼望穿,好似看到未來那般科幻與理想,湖岸秀麗景致現於眼前,路面平緩好走路程距離適中,絕對是個適合全家老小郊遊踏青健行徒步的好景點。

「藍摩辛步道」是阿舍為了方便稱呼德國貝希特斯加登 Berchtesgaden 地區,由藍紹教堂(St. Sebastian Ramsau) ~ 魔法森林(Zauberwald) ~ 辛特湖(Hintersee),這段全程四點多公里的觀光健行步道而自行命名,步道名稱純屬虛構,絕非官方或網路資料。

看到椅子,走累了!休息一下,想必椅子的正前方面對著無敵美景,但,不必走到那兒,對我而言,眼前就是一幅美麗生動的圖畫
前文:以五百年的建築為起點,漫步於悠然的流水步道之中 - 藍紹教堂

直到出發前一刻都還搞不太清楚,魔法森林是個什麼地方?魔法森林到底在哪裡?

由藍紹教堂出發約二十分鐘之後,從健行步道走出來到了一個路口,看到一邊立著一塊 Zauberwald 路牌指標,這時方才清醒確認,原來它真的是一個地名、是一大片森林的名稱,德文 Zauber 是魔術的意思、Wald 指的是森林,合在一起 Zauberwald 就是魔法森林。

具有魔法的森林,似乎應該是存於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或是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等電影小說的情節裡才對,沒想到真有一個地方叫做這個名字,能以或敢以此名稱命名,想必絕非池中之物,尤其是對於一板一眼的德國人而言,這個森林的法力應該是無人能擋吧!

Ramsau Commit 於1896/97年創建這座森林區域,Zauberwald 這個名詞則最早於 1920-1930年代出現,該地被巴伐利亞州環境局(Bayerischen Landesamt für UmweltLfU)指定為特別有價值的地質位點(地理編號:172R009),LfU甚至還加蓋授予它巴伐利亞最美麗的地理標誌印章。

魔法森林不是什麼特別的風景區,暢遊其中享受的就是徒步旅行,一般團旅幾乎不會花時間於此,想要遨遊密林之中探尋精靈出沒,只有自己安排別無他法,阿舍推薦給您。

「藍摩辛步道」是阿舍為了方便稱呼德國貝希特斯加登 Berchtesgaden 地區,由藍紹教堂(St. Sebastian Ramsau) ~ 魔法森林(Zauberwald) ~ 辛特湖(Hintersee),這段全程四點多公里的觀光健行步道而自行命名,步道名稱純屬虛構,絕非官方或網路資料。

續文:秋葉成林的彎路不見來者,湖面如鏡的透視遇見未來 - 辛特湖 Hintersee


步行於樹葉濃密的森林之中,時而可見一旁河水潺潺,造訪之時已達十月中旬,秋天真的已經緩緩降臨此地,美麗的景色現於眼前,真讓人不想移動腳步,深怕眼前的美景未記於心中
網路上看到許多人搭乘幾十分鐘的巴士來到藍紹(Ramsau),為的就是與俗稱藍紹教堂的聖塞巴斯蒂安教區教堂(St. Sebastian)合照,這座始建於1512年的教堂屬於晚期哥德式建築風格,教堂背後就是被稱為歐洲屋脊的阿爾卑斯山脈,座座山峰幾乎常年白雪覆頂,陡峭高聳的山勢形成驚人的雄偉氣勢,久望之必讓人心生嚮往之情。

逛完教堂越過歷經風霜的木橋,立於 Ramsauer Ache 河岸以略顯斑駁的橋墩為前景,望著教堂的石塔拱頂及1700年建成的洋蔥圓頂塔樓,那種巍巍山峰高、悠悠流水長的壯麗美景,真叫人久久不能自已。

欣賞完藍紹教堂的明信片美景之後,可別就直接搭車迴返,教堂對面沿著  Ramsauer Ache 有條平坦舒適的健行步道,可以直通上游的辛特湖(Hintersee),僅不到五公里的路程,可以讓人欣賞潺潺溪水的流水聲,眺望高大聳立巨木的枝條搖曳,走到魔法森林四下無人之時,林道邊找張木椅坐下,張眼觀察四週林蔭的閃動,靜靜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你會感覺到 ~ 這或許就是人生追求的簡簡單單生活模式,就是平靜、自然,如此而已。

「藍摩辛步道」是阿舍為了方便稱呼德國貝希特斯加登 Berchtesgaden 地區,由藍紹教堂(St. Sebastian Ramsau) ~ 魔法森林(Zauberwald) ~ 辛特湖(Hintersee),這段全程四點多公里的觀光健行步道而自行命名,步道名稱純屬虛構,絕非官方或網路資料。

續文:步入高聳林蔭的山野之中,盼尋精靈出現讓魔法成真 - 魔法森林 Zauberwald

不知何以緣故,橫跨 Ramsauer Ache 的木橋僅有單邊護欄,看起來應該不像日本四國沉下橋的作用,在事事嚴謹的德國境內,何以僅有一邊呢?看起來格外異常,心中覺得有些納悶 

本文標題是一位露友的經典語錄,縱然他的露營活動人數,已達小朋友不跟的二老出遊狀態,且車子夠大、長寬亦足以容納兩人,但其依然堅持每每露營都一定要搭帳篷,一邊搭帳一邊喝著啤酒,搭帳速度的計算就是一手啤酒的時間,酒喝完帳篷也就搭好了。

根據維基百科對露營的定義,通常這項休閒活動會與其他活動有所關聯,例如徒步、釣魚或游泳等野外活動,參與者一般會攜帶帳篷到野外紮營,度過一個或者多個夜晚。露營根據使用夜宿的裝備,基本上可分為常規露營、拖車露營、露營小屋露營與特殊形式露營等四種分類。

「露營不搭帳篷,那要幹嘛!」字義上符合露營的定義,但其實那也僅為第一項分類而已,其餘不用搭帳篷的三種分類亦為露營,只是把「一手啤酒的時間」用在營區附近的登山、健行等活動而已,至於「要幹嘛!」或許問問露營,小朋友都在玩什麼呢?就知道了。


搭不搭帳隨人喜愛,帳篷空間大睡起來真的比較舒服,鑽進車內的車床一族,離開地面後幾乎就很難回去了,況且還有車宿野營的另一種露營模式可以嘗試,此行到苗栗泰安藏雲露營區的六家,除了上述提供經典語錄的露友外,就僅剩一個四口之家搭帳了,餘四組露友各顯神通將自己的車變成床,以下就來分享一下這四家人的車床狀況,並回覆標題 ~ 幹嘛之後的成果。


帳篷依形狀、樣式、用途及材質等區分成許多種類,前些日子應邀推薦的《野地露營聖經》一書(大家好,我是阿舍),裡面有詳細的說明與介紹,若想要知道「露營不搭帳篷,那要幹嘛!」,書內的許多野外活動相當值得推薦


穿衣保暖這個概念,可以追溯至幾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原始人當時為了抵禦寒冷,將狩獵的獸皮披穿於身上,歷史演進直到現在,披穿在身上的材質與時俱進,從男耕女織時代的棉、麻、絲,到廿一世紀的人造纖維等,紡織材料隨著時代變遷而改變,紡織技術亦伴著科技演進推陳出新,一切都在變,唯一不變得是保暖原理。

穿衣服為什麼能夠保暖,其原理來自於布料緩衝冷空氣和體表熱空氣間的對流,藉以保存身體散發出來的熱量,身體感到溫暖是因為體溫被包覆住了,並不是衣料發出熱量所致,就算是現在市面販售的發熱衣,也不是因其布料主動發熱使人體感覺到溫度。

發熱衣是以其特殊材料接觸人體的汗水後,藉由吸濕來產生熱,所以這種材料幾乎都是做成貼身衣物,保暖仍需靠外面的衣物來隔絕空氣,把熱包覆起來。

今年到德國貝希特斯加登(Berchtesgaden)地區旅遊前,接獲台灣品牌 HOMI 的邀請,試用其最新研發產品 SUSTAIN 多功能發熱工作背心,這項推翻以往概念的衣物產品,採用主動發熱方式,提供最直接、迅速的熱源,只要輕按一下開關,天寒地凍的天氣裡溫暖無需等待,立即在人體的核心部位,迅速產生源源不斷的溫暖,讓野外活動無需因穿著臃腫,導致身體遲鈍犧牲肢體靈活性。這項化被動為主動的發熱設計,讓您無論是登山露營徒步健行等戶外活動,都能夠獲得更加快速舒適的溫暖。

適用於旅遊、釣魚、攝影、露營、健行等戶外活動的 SUSTAIN 多功能發熱工作背心,外形偏向於工裝或釣魚背心的機能造型,讓您步出家門走入山野,依然能兼具時尚流行與戶外風格
前文:
國王湖所處的貝希特斯加登(Berchtesgaden)國家公園是一處著名的旅遊勝地,此地屬於冰河時期冰川流動鑿刻而成的地形,山脈拔地而起山峰險峻陡峭,常年靄靄白雪覆於山頂,國家公園內有有許多美麗的湖泊與森林,遊客到此旅行的地點除了國王湖外,亦會將辛特湖(Hintersee)、魔法森林(Zauberwald)或是鷹巢(Eagle's Nest)等列入行程。

由國王湖電動船終點站 Salet 步行到 Röthbach-Wasserfall 來回路程大約八公里,爬坡高度不到兩百公尺,估計需時約三個小時,若是加上停留賞景、拍照、休息的時間,整整五個小時應該是相當足夠,若是去除無法掌握的天候因素,這條步道相當適合一般遊客徒步健行,利用一天的時間徜徉其中,感受何謂「湖光山色」的歐洲美景。

行駛於國王湖的電動船有區分夏季與冬季的船班表,僅夏季船班會航至 Salet,冬季造訪則無緣感受上湖(Obersee)的美與置身其中徒步旅行的樂趣,例如 2019年夏季船班航行表為4/19~10/13,意即遊客想要到上湖(Obersee)健行的最後時間,就是10/13。發文時間已屆夏季船班航行時間,在船公司 Bayerische Seenschifffahrt 網站上就會看到很明顯的「No stop at Salet/ Obersee till 24 April 2020.」告示,想要到上湖(Obersee)散步或徒步健行的朋友,一定要注意航運公司發布的行駛時間。

公告的時間亦有可能因氣候的因素而變動,臨界時間造訪最好注意交通船網站或是臉書粉絲團。

有些人認為牛奶小屋(Fischunkelalm)至 Röthbach-Wasserfall 瀑布的這段路沒什麼可看,但其實進入山谷凹處這一大片區域後,視野突然遼闊了起來,色彩也更豐富了許多,徒步其中就會感到處處充滿驚奇
前文:文明進步一百年是什麼概念呢?來這兒看看便可知曉 - 國王湖 Königssee

旅行出發前幾天,在國內持續關注國王湖的天氣,得到的答案始終都是雨天,一直到了抵達貝希特斯加登(Berchtesgaden)依然如此,出發當天早上躺在床上賴床時,抱懷著希望拿起手機再查一遍,沒想到天氣竟然變成早上陰雨中午還偶有陽光,可見山區的氣候是多麼的變化無常,不過還好,變得好!

既來之則安之,這邊下雨就去那邊玩,戶外天候不良就改成室內參觀,隨時調整旅遊地點與方式,這便是自助旅行活動的精髓所在。手機四處都可以查到國王湖的天氣,不過身處德國還是參考德國氣象網站吧!
國王湖是旅行社很喜歡安排的行程,一般都是由 Königssee Seelände 碼頭出發,而後搭船到俗稱紅蔥頭教堂的聖巴爾多祿茂教堂(St. Bartholomä)下船,大家進入教堂參觀一下,四處繞繞晃晃拍拍照,而後再搭乘電動船返航。只有自助行的遊客船票會買到 Salet ,而後步行至上湖(Obersee)拍船屋,有時間的人會走到另一端的牛奶小屋(Fischunkelalm),熱愛健行者甚至會徒步走到 Röthbach-Wasserfall,觀賞這個德國第一高的 Röthbach 瀑布。

這幾段路線會給人不同的感受,若是時間及體能允許,建議利用一天的時間走完全線,感受臨近山川湖泊健行的美妙體驗。不行的話,漫步於上湖湖岸步道,邊走邊欣賞如鏡倒映如夢似真的美麗景色,走到牛奶小屋喝杯純淨鮮乳,再折返。若僅搭船到 Salet 步行二十分鐘,拍攝幾張上湖必拍的網美照,那就真得可惜了。倘若對於國王湖的印象,僅止於湖水很乾淨、船長到了迴音谷會出來吹小喇叭,而後終點有一座教堂,這樣僅見識到國王湖的一小點而已,您就真的虧大了,但這就是旅行社的操作。※推薦閱讀:團旅、自助與自駕遊,您較偏愛哪種旅遊形式呢?

續文:徒步探訪隱身國王湖 Königssee 中德國的最高瀑布 - Röthbach-Wasserfall

湖面積與國王湖相比上湖小多了,交通與國王湖相比上湖更是不方便,甚至有大半年的時間上湖不被允許進入。閉鎖期是為了遊客安全,地方小方得容易親近,請大家把握每年開放進入的時間,找個時間親身體驗國王湖地區的真善美,不要只是搭船路過而已哦!
有此一說「西方比我們進步一百年」,有些人可能認為言過其實,甚至對此覺得嗤之以鼻;井底觀天總覺得眼前就是世界,到國外走走瞧瞧見見世面,便可知道何以會有如此說法了!

位於德國東南方的國王湖(Königssee)是該國最深的湖泊,湖面除了北邊一個小小的山坳鄰近城鎮外,整個湖區幾乎都被阿爾卑斯山脈包圍,搭船航行湖面或是湖區健行期間,時而可見位於西邊的德國第二高峰瓦茨曼山脈(Watzmann),滿山白雪靄靄的積雪,讓一眼望去的視野宛如明信片一般,就是非常「歐洲」的感覺。

這個以水面清澈聞名的美麗湖泊,5.2平方公里的面積雖然不算很大,但因狹長的地形頭尾兩端相距約7.7公里,船行航程需要一小時的時間。為顧及水質乾淨與環保因素,自1909年起,湖區就限定僅有不會造成汙染的電動船,或是使用人力的手划船、腳踏船才被允許在湖中航行。

旅行撰文的時間是2019年,那1909年是個什麼概念呢?

1909年時值中國的晚清時期,同時也是末代皇帝溥儀剛就位的宣統元年;中華民國的歷史始於1911年的辛亥革命。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孫文為首任臨時大總統。

意即110年前,中華民國尚未誕生的年代,國王湖為避免遭受船隻重油汙染,便已規定限制往來於湖面船隻的種類,這等環保意識的先知先覺,著實讓人敬佩萬分。

續文:您真的去過國王湖 Königssee 嗎?還僅只路過呢? - 上湖 Obersee

到國王湖旅遊,搭乘電動船是一項相當重要的課題,除了要知道該船始航於1909年外,不同季節的航行時間表,決定了遊客最終能夠到達的地點,亦使得停留時間、路線規劃都完全不同